苏州市红十字会官网
微信二维码

当前位置 _ 最新动态

用爱心托起明天的希望——常熟市红十字会资助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贫困学生9年历程

2010年07月28日编辑:苏州市红十字会

  九年前,常熟市红十字会与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红十字会结成对口支援单位,并共同开展了“托起西部明天的希望”助学活动。九年来,本市先后资助了1023名东兴区贫困学生,资助金额达40余万元。在此期间,两地红十字会用爱心托起希望,得到了很好的社会反响。

  9年资助学生1023人

  2002年7月,常熟市红十字会与内江市东兴区红十字会通过交流,彼此取得了信任和了解,在扶贫帮困、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的问题上达成共识,本市红十字会每年向东兴区120名中小学生提供扶贫助学。通过内江市红十字会牵线搭桥,两地红十字会、教育局共同携手,为东兴区贫困学生筑起了一个个爱心巢。

  常熟红十字会每年受助的120名学生在东兴区较边远的白合镇、永东乡和高桥镇的中小学生中产生。内江市东兴区红十字会会长李锦斌介绍说:“我们严格按资助者的意愿,选择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作为受助对象,在选择工作中不徇私情、讲人情、隐瞒实情。各学校十分珍惜难得的机会,在学生中进行了广泛调查,确定了受助学生名单,并上报红十字会审核。”

  博爱人道献爱心

  在受助学生的选择工作中,东兴区红十字会和区教育局的领导顶风冒雨下基层,深入农家调查实情。李锦斌说:“我们对援助对象进行逐一核实、调查、了解,与每一个学生见面,详细询问了每个受助对象的家庭人员组成,各成员身体状况、工作和家庭经济来源等情况。如在永西小学三年级学生陈庆丹的家中,看到的是破烂不堪的房屋和身残的母亲,因病躺在外婆怀里的妹妹奄奄一息;白合初中二年级学生吴显峰的父亲下岗多年,靠卖菜维生,母亲体弱多病,已无力务农,低矮破烂的房屋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生活异常艰辛。这些学生都是学习成绩优异,很有发展潜质的好苗子,可是因为家庭贫困他们面临着辍学的危险。” 

  为了不辜负远方资助者一片好意和真情,让受助学生真正感受到红十字会组织的温暖,东兴区红十字会和区教育局遵照红十字会的工作章程,结合实际,共同编制了一套助学管理办法,严格要求受助学校、受助学生按《管理办法》要求,建立完善的助学档案。每一个受助的贫困生建立了“助学卡”,卡内有学生个人基本情况、家庭主要成员基本情况、经济状况和学校、班主任教师意见等内容,并附一张受助学生近期照片,“助学卡”寄送常熟红十字会,让资助方比较全面的了解受助学生的情况。为了确保助学金额如数发放到每一位受助学生手中,东兴区红十字会汇同区教育局到每一个受助学校举行助学金发放仪式,把助学金发到每一个受助学生的手中。

  携手同筑爱心巢

  九年来,受资助的1023名贫困学生身上承载着常熟许多好心人的希望和寄托,东兴区各学校把受助学生作为重点培养对象,不仅关心他们学习和生活,而且十分注重思想品格的教育。受助学生在学校教师的关心、帮助下,个个身心健康,成绩优秀,其中2005年以564分考上国家级重点高中六中的受助学生高佳凤在给区红十字会、区教育局的一封感谢信中说:“当我家境困难而面临失学之时,是那些不知姓名的好心人伸出了援助之手,重新唤起了我对生活的渴望与追求,领导的关心,社会的关爱,我将永远铭刻在心中。我要更加努力学习,长大后回报好心人的关怀和社会的厚爱。”

  济困扶贫是中国红十字会的基本职责,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李锦斌说:“由常熟红十字会对口支援本区红十字会开展的扶贫助学活动,充分体现了红十字会‘人道、博爱、奉献’的宗旨,作为资助方的常熟红十字会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西部大开发的号召,充分发挥经济优势,以助学为切入点,参与、支持西部大开发,共同发展红十字事业,表现出了崇高的无私奉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