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红十字会官网
微信二维码

当前位置 _ 常熟市

黄昏里挂起一盏希望的灯

2014年07月28日编辑:苏州市红十字会

  斜阳向晚。方塔东街步行街,游人如织,店市繁华。

  常熟流水琴川红十字项目部“造血干细胞宣传劝捐”活动又一次如约而至。进入六月下旬以来,每到周六傍晚,天公总是作梗,非风即雨。造血干细胞宣传劝捐活动因此停了四周。四周,一个月,对习惯于周周行动的流水琴川红十字志愿者来说,这无疑是种热情和资源的浪费。红十字志愿者们心里憋屈得慌,早已卯足了劲,等待一个晴日到来,要尽情释放。

  活动开始时间是下午六点半。时间还没到,红十字志愿者们已来到华地百货门口集合。这次活动,除几年来一直兢兢业业地奉献的几位老义工, 还来了一大批新晋义工,更有来自高校的参加社会实践的大学生朋友,以及随爸爸妈妈同来的小小义工。按照常规,老义工们先给新义工们做上岗培训。造血干细胞的宣传和劝捐,有别于如敬老助残和交通执勤等公益活动,不是技术活,也不是体力活,却需要有一定的医学知识。而且这个知识不只需要红十字志愿者自己掌握,还需要红十字志愿者运用一定的技巧去告诉别人,甚至不只是告诉,还需要让听者认可,乐于接受,因此这不是站在路口吆喝几声就可以完成的事。如何以情动人,以理服人,让受听者欣然接受你的劝导,首要的任务就是红十字志愿者自己对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的熟悉和了解,这也凸显出岗前培训的重要性。由于这项活动的特点恰似“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使得每次活动都需要对新进的义工进行岗前培训,而非大呼隆去做,图个表面热闹。由于时间关系,这样的培训难免仓促,加上环境嘈杂,接受培训的义工对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难免一知半解,尽管有老义工带班,但还是使得活动的效果打一些折扣。所以,我想,义工团在给新晋义工培训的时候,或许可以增加一个“如何进行造血干细胞劝捐”的培训课程,这至少可以避免活动时赶鸭子上架、临阵磨刀的尴尬。

  培训结束,红十字志愿者们或两两成对,或三五成群地分散到方塔东街步行街的各个区域,进行宣传劝捐。行人如水,人来人往。红十字志愿们依据捐献者需要达到18-40岁的年龄要求,放出眼光,进行观察,寻求目标。锁定目标后,又以自己掌握的知识和社会阅历,将心比心,满脸春风,以“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的传统道德进行召唤,细致耐心地给行人讲解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以及捐献造血干细胞能给一个面临破碎的家庭带来的希望。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激发起行人存于心间的善良本性和悲悯情怀,不失时机地动员他们加入到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的行列。在不足两个小时的活动中,红十字志愿者们成功劝导25位行人填写了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表,达到了每次宣传劝捐的平均水平。在这些填写捐献志愿表的市民中,有公务员,有商人,也有学生;有老常熟人,有新常熟人,也有外来务工人员。有一位是特地赶来现场的义工“亚洲联盟”的儿子;一位是住在琴枫苑,带着七八岁的子的女士;两位是刚刚考上大学未脱稚气、略显青涩的学生;一位是刚刚大学毕业来常工作不到一个月的山东大学生……当我郑重地告诉他们,作为志愿者,应该明白自己行为所担负的社会道义的时候,他们都斩钉截铁地表示明白自己在做什么。

  台湾诗人郑愁予有句诗:“是谁传下这行业,黄昏里挂起一盏灯”。我修改成:“是谁传下这志愿者组织,黄昏里挂起一盏希望的灯”。如何让更多的人了解并接受造血干细胞捐献的本质和意义,让在生命的黄昏里等待的人们燃起新生命希望,也许这正是我们这些红十字志愿者们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