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爱叫默默等待
2014年11月24日编辑:苏州市红十字会
储方雄是“80后”,加入中华骨髓库后,曾两次与白血病患者初配相合;吴春年近八旬,他看淡身后事,决定百年之后捐出遗体……
在吴江有这样一群志愿者,怀揣一份质朴的信念,他们或是默默加入中华骨髓库,或是成为一名遗体捐献志愿者,而后便在时光流逝中默默等待。
也许,他们的名字会一直躺在中华骨髓库的名单中,终其一生也不曾捐献;也许,他决定捐献遗体后,他的生活并没有多少改变。但当有需要的人伸出求援之手,他们会从人群中站出来,给被疾病扼住生路的人送去一份希望,为社会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添一份力。
储方雄和吴春就是这样的志愿者。
两次与白血病患者“擦肩”
储方雄做好了第3次准备
2003年,储方雄大学毕业,来到吴江农林部门工作。2004年,在他参加的机关优秀青年干部培训班中,有来自红十字会的同学,他就是在那时知道了“中华骨髓库”,并加入其中成为一名志愿者。
“当时大家都觉得挺有意义的,班里好几个人都加入了。”储方雄说,之后很长时间,他的生活仍是按部就班,直到2006年夏季的一天,区红十字会的一个电话,让他平静的生活起了波澜。
“当时有一名白血病患者与我初配相合,要我准备做更精细的抽血检查,看看与这名患者的高分辨配型是否相合。”储方雄说,虽然尚不清楚能否配型成功,但他已经做好捐献的心理准备,只是家里人一时间很难接受。那时的储方雄新婚不久,家人希望小两口“早生贵子”,听说储方雄要“捐髓”,第一反应就是怕影响身体。“我知道这样的捐献对人体是没有什么影响的。而且就算有些影响,与面临生命威胁、亟待救助的患者相比又算什么呢,救人要紧。”最后,储方雄做通了家人的思想工作。
后来的检查结果显示,储方雄与患者的高分辨配型不相合,意味着他不能“捐髓”给这名患者了。储方雄在遗憾的同时,更多的是担忧。初配相合已经是非常小的概率,高分辨配型相合就更难得了。“不知道这名患者是否找到了适合给自己捐献的人,很长一段时间,我想起来就觉得蛮担心的,很遗憾。”
第二次是在2012年,还是区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打来电话,告知储方雄与一名白血病患者初配相合,那时的储方雄已经到区编委办工作。“那时候我已经有了孩子,工作、生活都很稳定,而且有过上一次的经历,家人对这件事也非常理解。我最担心的是自己年纪增长了几岁,平时也没有注意锻炼身体,怕因为自己的体质不达标,影响对患者的捐献。”储方雄说,“这次大概等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后来从区红十字会得到消息,由于患者的原因,已经不需要进行捐献了。”
虽然两次都与患者“擦肩”,储方雄的生活还是因此发生了一些改变。“有第一次、第二次,很可能就有第三次,万一又有患者与我初配相合,我仍然会帮助他的。”储方雄说,现在的他很注重锻炼身体,保持自己良好的身体状态。“万一需要我捐献,我得保证自己身体的各项指标达标啊。何况这对自己的健康也是有利的。”
八旬老人的质朴情怀
吴春捐遗的想法不会变
再有几个月,吴春老人家就要80岁了,满头银发的他思维依然清晰敏捷,他向记者讲述了自己与已故妻子温科女士成为遗体捐献志愿者的故事。
“我妻子2002年因病去世,她是吴江第一例遗体捐献志愿者。其实我们俩很早就有这方面的意识了。我和她都是O型血,我们从1965年开始献血,一直献到1975年。”吴春说,2001年10月,他与温科一起到区红十字会办理了遗体捐献的登记手续。2002年6月11日,温科女士的遗体被送往当时的苏州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系,供教学科研之用,她是吴江经公开登记捐献自己遗体并履约的第一人。
“当她觉得自己身体不行的时候,我们俩就想好了,去世后捐献遗体,既不给子女添麻烦,也给医学事业做了贡献,但这样的决定很多人不理解。”吴春说,妻子去世捐赠遗体后,很多人觉得他“心狠”,但吴春老人并不为此难过,他觉得,如此议论的人,是因为还不理解遗体捐献的意义。
“有人觉得人生在世,就是为了名利。但我们不这么认为,我们捐献遗体,也算是用‘最后的行动’来倡导一种社会文明风尚吧。”吴春老人家说,他捐献遗体的想法不会改变。
记者手记:愿更多人为爱等待
采访中,储方雄有这样的感叹,他说,相比台湾等地区,我们这边中华骨髓库的配型成功率要相对低一些。究其原因,还是自愿加入的人不够多,基数小,概率就小。如果能有更多的人加入,让这个爱心基数越来越大,那么配型成功的比率也会增大,白血病患者“生”的机会将随之增加。
在吴江区红十字会,记者获得了这样一组数据:2001年10月,吴江有了第一例遗体捐献登记申请。目前,遗体捐献登记人数已有119人(不包括器官捐献);2001年,区红十字会开展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宣传,2002年开始采样,当年有125人采样加入中华骨髓库;目前,吴江已经有1468人加入中华骨髓库,并有5人成功捐献。
每1个数字的爬升,都代表着爱心基数的增加。愿这个数字越来越大,愿有更多的人为爱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