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助学 红十字陪伴成长
——常熟与绵竹两地红十字会架起博爱连心桥
2015年06月02日编辑:苏州市红十字会
“震后这7年,是来自常熟、绵竹两地红十字会的叔叔阿姨以及那位素未谋面的张建忠爷爷的关爱,让我能继续坐在明亮的教室中,与伙伴们一起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5月22日,四川省绵竹市土门中学初一学生晏世文在母亲的陪伴下,从绵竹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手中接过了2015年度常熟市红十字博爱助学金,这是他接受博爱助学金的第7个年头。已经高及母亲肩头的晏世文说,是两地红十字会和爱心人士让他在温暖的阳光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晏世文一直随父母及外婆外公居住在土门镇天宝村,外婆多病,经历过三次手术,家中生活过得非常清贫。2008年5.12地震中,晏世文家房屋倒塌,本就清贫的家庭饱受灾难侵袭,连晏世文读小学一年级的费用也都没办法凑集起来。在了解到情况后,绵竹市红十字会和常熟市红十字会通力协作,为土门镇的20多位贫困学生与常熟市的爱心人士搭建起了帮扶平台,常熟的爱心人士分别与土门镇的贫困学生结成对子,开展“一对一”的博爱助学帮扶活动,帮助贫困学生度过困难,开启学习生活新篇章。
每年5月和10月,绵竹市红十字会都会来到土门镇,将常熟市红十字会寄来的助学金发放到受助学生手中。“红十字会的叔叔阿姨说,是常熟的张建忠爷爷看到常熟市红十字会关于助学土门学子的倡议后,对口帮扶我的。”那时的晏世文虽然仅有6岁,可是经历过大灾、沐浴在爱心温暖下的他比同龄孩子们显得更加懂事,在绵竹市红十字会对口帮扶表格中,他找到了资助自己的张爷爷姓名后,每年都会认认真真写上一封载满自己感激之情的信,请绵竹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代为转交。“我特别想见一见张建忠爷爷,当面告诉他在他的关心下我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懂事,我会做一个孝顺的孩子,长大后也要和他一样,去帮助别人。”
晏世文的母亲蒋德琴说,两地红会及爱心人士的关爱让他们感动,也给与了他们重建家园的信心。灾后她与丈夫在安顿好家人后,便离开了四川外出务工,希望用自己的汗水抚育孩子。“灾后第3年,很多爱心团体陆续退出。”以为助学项目也会就此终止,蒋德琴与丈夫变更了电话号码。2011年,灾后第4年,正在西藏务工的她突然接到陌生电话。原来,绵竹市红十字会在发放博爱助学金时联系不上部分受助孩子的家长,考虑到这些家庭还未摆脱困境,绵竹市红十字会多番周折总算再次联系上了他们。“惊讶、感动,真的想不到助学项目还在继续。”对于蒋德琴来说,最让她感动的是,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会为了帮助孩子,再次辗转找到她。如今,晏世文已经读初一了,7年了,这份浓浓的关爱一直陪伴着他成长。
在土门,有许多贫困家庭学生都接受过博爱助学金,享受过红十字人道和社会大家庭的温暖,甚至有大部分学子都和晏世文一样,7年来,一直在红十字的陪伴下健康成长。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两地红十字会共同搭建的这个爱心平台的积极运作。2014年底,常熟市结对助学绵竹市贫困家庭学生已达到45名,结对市民36名,单位4个,年资助助学款达到33000多元。连续7年来,绵竹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积极与当地学校、乡镇进行实时沟通对接,跟踪记录每位受助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同时,为了帮助更多的困难学生,绵竹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主动寻访困难家庭,及时向常熟市红十字会反馈受助学生信息,在受助学生与常熟爱心人士间架起了博爱连心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