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助学情暖人间
2016年12月26日编辑:苏州市红十字会
近日,一面饱含谢意与深情的锦旗跨越千里,从四川省绵竹市土门镇寄到了江苏省常熟市红十字会。锦旗上绣有“爱心送学子,真情暖人间”的文字,彰显着常熟市红十字会、常熟爱心市民与绵竹市土门镇贫困学子之间的深厚情谊。四川省绵竹市土门镇领导表示,大地震过后,土门镇很多外援公益项目都已结束,但江苏常熟的助学项目还一直在开展,助学9年真的不容易,感谢常熟红会与常熟爱心市民!
“5·12”特大地震发生后,常熟市红十字会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精神,与绵竹市红十字会通力协作,为土门镇贫困家庭学生与常熟爱心人士搭建帮扶助学平台。从2008年10月首批爱心市民、单位与土门镇贫困学生结对以来,截止到今年末,本市共有30位市民、4家单位与绵竹市土门镇47名贫困学生结对,年助学款达38000元,受助学生分布在幼儿园到高中的各个阶段。
在9年的帮扶助学过程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暖心的故事。“看到电视里的灾后场面,我就非常心痛。常熟与四川隔很远,我不可能放下工作跑到四川去帮助他们灾后重建,只能尽自己的力量,资助当地的贫困孩子完成学业。”2008年四川大地震后,常熟市民常筱咪第一时间通过常熟市红十字会,与土门镇的两个小学女生建立了结对关系。“两个女孩成绩都很好,其中一个女孩资助到她初中毕业,之后她的父亲就表示在各界的关心下,家庭条件改善了,可以供得起孩子读书,希望我把助学的名额让给其他需要帮助的孩子。另一个女孩的话,我还在继续资助,承诺只要她想念书,大学、研究生,哪怕出国深造,我都会资助她。”在常筱咪的影响下,女儿和朋友也加入到了助学行动中。大女儿石盈盈毕业工作后就主动联系常熟市红十字会,资助了一位四川的贫困学子。“她当时是瞒着我的,因为刚工作,她的经济也并不宽裕。后来我从红会知道了这个消息,我就对她说爸爸觉得你做得对,爸爸为有这样一个女儿感到骄傲。”除了资助四川学子,常筱咪还资助安徽、湖北等地的学子,他表示自己小时候家庭条件不好,改革开放致富之后,想通过资助孩子的方式回报社会,让孩子们有书读、读好书,过上幸福生活。
2009年2月,通过常熟市红十字会牵线搭桥,董浜镇居民王振良与土门镇居民王代建的女儿结对,每年给予学费与生活费,帮助她顺利完成学业。王代建常年多病,没有劳动能力,得到常熟市民的爱心捐助后,他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情与关爱,毅然决定用捐献眼角膜的方式来回报社会。2010年,王代建因病去世,将眼角膜捐赠给江苏。常熟市红十字会介绍,在土门镇居民心中, 常熟人就代表了江苏人,王代建把眼角膜捐赠给江苏,就是为了表达自己对常熟爱心市民的感恩。今年夏季,王代建的女儿从高职毕业,她告诉王振良自己工作后可以自食其力,不再需要资助。虽然个人助学活动已经告一段落,但常熟与土门镇人民之间的情谊却依然在延续,王振良表示,王代建的善举令人钦佩,其女儿自立自强的品格也值得赞扬,他也会继续关注孩子的成长。
除了爱心市民,中国银行常熟支行、世纪天合律师所、常熟市东南幼儿园等单位也积极参与到助学活动中。作为常熟市第一批与土门镇贫困学生结对的单位,常熟市实验小学志愿者除了给6位学生资金资助,还定期给他们寄送书籍、文具、羽绒服等物资。今年刚退休的教师俞璐之前负责助学项目,她回忆说每次去商场给孩子们买东西都要买好几份,售货员看到她都会问为什么买这么多同款文具,当她回答说是买给四川灾区学子的时候,大家都会投来赞许的目光。“我们也相互通信,孩子们会向我们汇报成绩,也会把自己画的画寄给我们。现在助学项目已经结束了,但我们依旧保留着这些信件,对我们来说,和孩子们结对的日子是一段非常珍贵的时光。”
2010年6月,中国银行常熟支行的徐燕、吴倩英、钱丽红等6位志愿者通过常熟市红十字会与土门镇4位学子结对。2015年,志愿者王女士患上重病,因为医疗费用较大,常熟市红十字会询问她是否让其他人接手助学任务,以减轻经济压力。王女士表示,自己经常与孩子通信,孩子成绩很好、人也懂事,还把她比作自己成长岁月中最美丽的风景。在人生的低潮时期,孩子的话使王女士倍感安慰,所以无论个人有怎样的困难,她都会继续助学。今年上半年,王女士因病去世,在重病期间,她预付了明年的助学资金。同时,王女士的一位同事也表示,愿意接过助学接力棒,资助孩子完成高中学业。(常熟日报 周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