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旬翁甘当移风易俗先行者
2017年04月26日编辑:苏州市红十字会
4月25日上午,常熟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驱车来到支塘镇何东村92岁老人何保林家中,为他办理了遗体捐献登记备案手续。何保林老人说:“今年农历初三,大姐何巧英去世后实现了遗体捐献,受姐姐影响,我也要报名加入到遗体捐献志愿者队伍中来。”
一走进何保林老人宁静的农家小院,周边幽篁摇曳,绿树成荫。在百年老屋的山墙上,“扎库道场多少费,用在生前需要时;子欲养而亲不在,亲在之时子何思”和“改革是进步,守旧是落后”两段墨迹十分显眼。何保林老人说这是自己2001年时候写的。他一直非常痛恨农村丧事大操大办的封建习俗,认为这是一种迷信,是一种浪费,子孙后辈如果有孝心,应该把钱花在老人看病养老上。今年三月他突发胆管结石伴胆管炎,因其年事高,再加上存在基础疾病,病情十分危重,本市医院缺乏救治条件,几个子女坚持送到上级医院抢救,每天花费一万元左右。是子女的孝心让他捡回了一条命。
何保林老人回忆说: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我国推行殡葬改革,提倡火葬,但当时农村人一时难于接受。1970年他父亲去世后,亲戚、邻居,甚至自己两个妹妹都极力反对火葬,但他和大姐何巧英顶住各方压力,尊重父亲生前意愿实现了火葬,成为当时何市公社火葬第一人。何保林老人笑着说:现在所有人百年后都实行火葬,所以殡葬习俗慢慢都会改变。如今人去世后捐献遗体对医学事业有点贡献,比大操大办丧事更有意义。
何保林老人的长子何晏说:父亲曾是苏州汽车客运公司太仓分公司沙溪站的一名员工,一生崇尚文明,思想进步,性格开朗。父亲在2008年9月召开有11人参加的家族会议,对子女立下遗嘱:要求厚养薄葬,自己去世后不准大操大办丧事,他们兄弟三人各存一份。父亲在知道大姑何巧英捐献遗体后,就提出也要捐献遗体,家人对此并不感到意外,所以母亲和弟弟妹妹们都给予理解和支持。
移风易俗,榜样就是旗帜。何保林、何巧英两位老人甘当农村移风易俗先行者,他们的大义之举让周围的人们无不为之感动和敬仰。(张承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