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道魅力打造城市名片 ——砥砺奋进中的吴江红十字工作纪实
2017年09月18日编辑:苏州市红十字会
9月7日上午,吴江区红十字会在松陵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成立了“红十字夕阳驿站”,以此拉开2017年“世界急救日”系列活动的序幕,吴江的养老照护工作成为今年区红十字会的又一项创新工程。
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近几年,区红十字会紧扣创新理念,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传递到城乡的每一寸土地,爱心在吴江熠熠生辉。
这是一份爱的事业 今年7月,在区红十字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上,常务副会长沈小红给出了一组数字:2016年度区红十字会筹集人道资源价值122.29万元,总计发放救助款37.9万元,发放救助物资9424件(折合人民币约59万元);超额完成应急救护百万培训项目,共培训12598人(其中普及性救护培训11325人,初级救护员培训1273人);155人志愿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接受捐献遗体(器官、角膜)志愿者登记71人,实现遗体捐献4例、角膜捐献2例。
读数字,品真情,其中蕴含的是吴江城市的“博爱”情怀。
去年,吴江区5个多月大的小弘宇成为江苏省年龄最小的角膜捐献者。今年3月,长期生活在吴江的日本友人北川光男逝世,根据他本人遗愿,其子女将遗体捐献给了苏州大学医学部,这也是江苏省首例外国人实现遗体捐献。
随着医学事业的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进步,捐遗不再令人害怕,已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吴江区登记捐遗的志愿者人数呈逐年增长趋势,且这个群体正逐渐走向年轻化。
吴江区盛泽镇登记在册的志愿者(包括遗体、器官、角膜捐献)约占全区总数的40%,该镇的捐遗志愿者骨干们还成立了志愿者服务队,对全区宣传遗体捐献作出了很大贡献。
在捐髓方面,区红十字会每年利用“世界红十字日”、“献血者日”、“世界卫生日”等主题宣传日活动,组织开展大型活动,设立咨询台,发放宣传资料,让更多人了解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致力于将爱心捐髓精神传播到全区每个角落。目前,吴江区已有入库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1800多名,初配相合的志愿者120多名,实现捐献11名。
在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路上,沈园、王学文、吴光、张波等一个个名字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也彰显了吴江的城市大爱。他们还常常现身说法,深入社会各阶层开展宣传。他们的事迹同时被广泛传扬,温暖了整个城市。
“红十字工作是一份爱心事业,能和吴江的爱心人士在一起,是很幸运的事。”沈小红说。
追求付出成为信仰 “不求回报,只求付出。” 无论是救助还是救灾,当每一个爱心人士伸出援助之手时,不求回报的付出就是他们的信仰。
在人道救助托底救急工作中,区红十字会对相关工作进行了概括:已连续七年参与“三下乡”活动,2016年,为同里镇屯村社区的困难群众送去了200条绒裤和50件羽绒服。“红十字博爱送万家”活动深入开展,发放救助款12万元,慰问物资9254件(折合人民币约57.24万元),受益困难家庭9410户。继续积极开展四川内江、贵州印江对口帮扶工作,发放1.3万元爱心助学款和470件羽绒服。聚焦困难群众,推进“人道救助金”、“新闻助学”、“吴江港华关怀救助金”、“爱心助学”等救助品牌的运作。
这里,点点爱心来自于社会的自发捐赠。
在救灾工作中,无论是2008年的汶川地震、2009年的台湾“莫拉克”台风还是2010年的青海玉树地震、甘肃舟曲泥石流以及今年的九寨沟地震等,吴江市民都踊跃地通过区红十字会捐款捐物,暖心故事一次次在江南水乡演绎。他们中有抱来自己储蓄罐的儿童,有将奖学金悉数捐出的学生,有衣衫破旧却来捐赠工资的外来打工者,也有代表全部员工捐款的企业家……
区红十字会的档案册里,好多爱心人士都被记录在案。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同里镇)屯村社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爱心人士,在每一场灾难的捐款名簿上,他的名字从来没有缺席过。今年8月8日,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发生地震后,区红十字会收到了市民徐先生亲自送来的首笔3000元现金捐款,之后又有市民陆续到红会捐钱捐物。
无数这样的吴江人,汇聚成了汩汩暖流,让吴江城市之爱流向远方。
作为区委、区政府领导下的社会团体,区红十字会时时不负爱心重托,在接受社会救助或定向项目救助后,迅速将钱物发放给困难人群,对因病、因灾出现状况的贫困家庭给予了及时的人道救助。结合工作实际,该会还从珍爱生命的角度,组织开展各个层面的救护培训,让救护培训实事惠民。
据统计,区红十字会已连续五年超额完成省“公益性应急救护培训”实事项目的目标任务,广泛开展了救护培训“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重点行业”“六进”活动,至目前已累计完成培训13万多人。并优化扩充了救护师资队伍,2016年组织12名救护培训志愿者参加省师资培训班,获得了中国红十字会救护培训师资证书,新增师资12名。在参加苏州市的救护师资技能竞赛中,荣获团体第二名,选送的5名选手,有4人进入前15强(其中2人还成功入围前10强),被苏州市红十字会授予“苏州市红十字应急救护能手”荣誉称号。区红十字会还获得了2016年苏州唯一一个省红十字会救护培训基地建设项目支持。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救护培训让吴江红十字“救在身边”品牌深入人心。
阵地建设拓宽人道关爱领域 刚刚揭牌的“夕阳驿站”,是区红十字会与太湖新城社会事业局联手打造的又一阵地。它以松陵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依托,将为松陵镇60岁以上的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人文关怀等服务。在这里,区红十字会在应急救护培训、人道救助等方面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松陵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也会得到更好提升。
阵地建设是区红十字会创新工作的有效呈现,也延伸了红十字工作的人道关爱领域。近几年,我区不断巩固完善区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基地建设,扩大基层人道服务、人道救助和志愿者服务的固定场所,先后成立了三个社区红十字服务站、一个救护培训分基地——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西湖花苑社区红十字服务站、汾湖高新区莘东社区红十字服务站、屯村社区红十字服务站、吴江区应急救护培训基地平望分基地。东太湖生态园、黎里古镇、震泽古镇等景区相继成立“红十字志愿服务站”。依托阵地建设,红十字核心业务扎根基层、融入社区、服务群众,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2017年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年,区红十字会以此为新起点,将继续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聚力创新,服务百姓,推进人道服务的供给侧创新发展。”沈小红说,将红十字会的资源下沉,可以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她介绍,今年还将继续加强“博爱家园”阵地的建设工作,明确基本框架、五项原则和六有标准。制定下发“博爱家园”工作指导意见。加强部门合作,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和志愿者的作用,集聚人道资源,增强服务能力,力争到年底建成2个“博爱家园”。
“排摸困难群众人道需求的最新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展项目筹资,充分发挥红十字‘救急难’优势,着力打造具有吴江特色的红十字人道救助品牌。
做强‘红十字救在身边’服务品牌,在更多公共场所试点配置自动除颤仪(AED),提高急救成功率。
强化应急救护培训,提升培训效率。完善针对社区居民、机关干部、学生、企业的常态化培训,加大对特殊行业和岗位人员的培训力度,不断强化群众的自救互救意识,发挥应急救护培训的规模效应。
启动养老照护师资培训和红十字养老照护志愿者队伍建设,率先在‘博爱家园’社区开展养老照护知识传播、养老照护技能指导等工作,并加快‘夕阳驿站’建设步伐。
创新志愿者招募方式,不断提高库容量和使用率,降低流失率和反悔率,耐心细致地服务好每一位捐献志愿者,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 在区红十字会的工作菜单上,记者读到了吴江红十字人孜孜不倦的人生理想和事业追求。(吴江日报 韦利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