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红十字会官网
微信二维码

当前位置 _ 常熟市

献礼百年华诞 我把毕生献给祖国

2021年07月06日编辑:苏州市红十字会

7月2日,常熟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陈伟娟看望了两位报名捐遗的志愿者。他们用自己平凡的一生,践行着为国为民的情怀,把无私的大爱播撒在虞城大地。

离休老干部王丰


“年老无所为党付出,唯有捐遗以表忠心。”接过志愿捐献遗体纪念证书,王丰如释重负,他终于实现了为祖国贡献最后一份力量的心愿。

王丰,1928年出生,出生在常熟徐市,先后在上海大夏大学、华东军大、华东通信学校学习深造。1940年8月参加革命工作,1958年调国防科委五院二分院,参加了我国第一枚火箭的研制工作,并应邀出席了军委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我国第一枚火箭试射成功的庆功大会。

70年代初,他带领精干力量对发展我国卫星通信进行了预先研究,还主编了所刊《无线电通信技术》,组织编写了《无线电工业技术辞典》通信分册,发表过多篇译文及专业论文。离休前,他在信息产业部第五十四研究所任研究中心副主任。

离休后,王丰异地安置到故乡江苏省常熟市。回乡头两年,他曾义务为常熟市城郊乡办了一家卫星通信设备厂,并改善了当时常熟地区电视信号的清晰度。在八十岁生日时他给子女留言:“本人相信历史唯物主义,是个无神论者,是个科学工作者,坚决反对封建迷信和一切陈规陋习,所以我去世后,不设坟墓,不保留骨灰,绝对禁止使用和尚、道士、黄纸、锡箔等,后事从简。”如今王丰老先生仍坚持读报,关心党和国家大事,他为祖国事业奉献终生,耄耋之年仍想到通过捐献遗体来把自己最后的生命奉献给祖国和人民。

人民教师孙佩珍


“我真的很高兴能够如愿为山区的孩子做点事情。”被疾病所困的孙佩珍心里仍一直挂念着远在几千里外的贫困学生,在儿子的协助下郑重地在结对助学的志愿表上签下了名字。

孙佩珍一辈子勤勤恳恳,教书育人,时时刻刻为他人着想,从不计较自己得失,平时崇尚科学,希望通过捐献遗体、简化丧葬破除迷信,宣扬更科学的价值观。2017年她便到常熟市红十字会签下了捐献遗体的志愿书,在给常熟市红十字会的信中写道:“我生前教书育人,是人民教师,当我生命终结后捐献遗体,仍是医科学生的无声老师。”

她默默无闻地为祖国教育事业奉献一生,志愿捐遗时仍旧念着医学教育的发展和未来。“能为祖国医学研究作一点贡献,为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出一份力,我感到自豪!”她无私大爱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和敬仰。

后来孙佩珍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如今被病魔困扰却始终惦念着党和祖国的培育之恩,也感谢红十字志愿者时常的慰问和关爱,一心想要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在市红十字会帮助下,孙佩珍如愿与四川山区的贫困学生结对,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家中子女都非常支持,并表示将来会延续这份爱。

这是两位平凡而又伟大的老人,他们的一生心系祖国,心系人民,真正传递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让我们将他们身上这种强大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实际行动,履职尽责,永葆爱党爱国的初心和热情,无愧先辈,不负来者,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共同奋斗!(管梦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