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切缅怀捐献者 去年1.35万苏州人报名遗体捐献
2022年04月02日编辑:苏州市红十字会
清明将至。今天(4月2日)上午,苏州市红十字会组织市机关党员干部,来到了位于上方山的市捐献纪念园,代表全市红十字会系统和捐献者家属,深切缅怀、致敬遗体(器官、角膜)捐献者,感恩捐献者家属的支持。
遗体捐献,主要用于生命科学研究、医学教学;器官捐献,用于器官移植,挽救器官终末期患者生命;角膜捐献,使角膜病患者重见光明。
“捐献者的大爱善举,值得所有人尊重、尊敬。”苏州市红十字会捐献工作部部长钱晓军介绍,苏州市自开展遗体(器官、角膜)捐献工作以来,截至今天,全市累计报名登记捐遗近4万人,累计实现遗体捐献1033例、角膜捐献559例、器官捐献154例,其中捐献大器官近500个。仅去年一年,全市报名登记捐遗超过1.35万人,实现遗体捐献159例、角膜捐献115例、器官捐献23例。
据介绍,全国每年有数十万尿毒症患者等待肾源,但最终能接受肾移植手术的不到十分之一。作为苏州市唯一拥有肾脏移植资质的医疗机构,苏大附一院每年平均开展肾移植75例,然而新增入库等待移植的患者数量每年都在百例以上,加上前期累计的等待患者,肾源供不应求。
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王亮良,主要负责公益宣传以及捐献器官的协调评估、获取分配等工作。“一个生命已经无法挽救,却能使另一个濒临死亡的生命获得新生,器官捐献是一件意义非凡的事。”他希望能有更多爱心人士接受、支持器官捐献,加入“生命接力”。
每年,苏州市红十字会通过组织开展缅怀捐献者活动,让更多市民了解国家政策,成为积极参与红十字公益事业、遗体(器官、角膜)捐献工作的宣传员、推动者和践行者。
为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健康安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今年,市捐献纪念园临时关闭,苏州市倡导线上缅怀遗体(器官、角膜)捐献者。捐献者亲友和广大市民可扫以上二维码,通过“生命的意义”致敬捐献者公益平台,在线敬献花束;或登录苏州市红十字会门户网站“生命的意义”页面,进行缅怀纪念。( 陆珏/文 车晋彧/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