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红十字会官网
微信二维码

当前位置 _ 常熟市

生命有“献”,大爱无限

2023年04月07日编辑:苏州市红十字会

又是一年青草绿,梨花风起清明时。为深切表达对遗体器官捐献者的崇高敬意和感恩之情,弘扬无私奉献的人道主义精神,倡导科学文明的社会新风尚,近日,以倡导遗体(器官、角膜)捐献新风为主题的小品——《离婚风波》在常熟市支塘镇项桥村大礼堂上演,支塘镇各村(社区)书记、红十字志愿者以及捐遗志愿者共80余人受邀到场观看。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他们无声无息的善举演绎了生命接力的故事,诠释了小镇支塘的人杰地灵。”演出在捐遗微纪录片《生生不息》铿锵有力的旁白中拉开帷幕,四位红十字志愿者依次登场,倾情演绎了一个家庭从不解到支持、由反对到全家成为捐遗志愿者的动人故事。

新颖的宣传模式和细腻的感情线索以小见大地折射出捐献遗体的意义和价值,诠释了追求崇高、见贤思齐、择善而从的捐遗精神。演出者们切换自如的表情与娓娓道来的台词让观众们不禁沉浸戏中,时而捧腹大笑,时而感动落泪,现场不时响起阵阵掌声,大家纷纷表示对遗体捐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据悉,《离婚风波》由支塘镇何市社区红十字会精心创编,由荷桂博爱家园工作人员倾情演绎。小品以何市社区龚晔一家的志愿捐遗事迹为原型创作。龚晔的母亲何巧英,是他们这个家族决定捐献遗体的第一人,也是支塘镇第2位、常熟市第24位实现身后遗体捐献的市民。何老去世之后,作为子女的龚晔及其丈夫也报名办理了捐献遗体手续,决心将母亲的大爱善举传承下去。龚晔曾表示,“母亲是我们的榜样,她常对我们说,要多为社会作点贡献,当得知母亲作出这个决定后,我才意识到,母亲的思想已达到了我无法企及的高度,我不仅要支持她,还要向她学习。”

龚晔一家主动破除迷信、倡导移风易俗文明新风尚以及对百年后事处置的从容气度在何市社区乃至支塘镇都引起了强烈反响。渐渐地,捐遗志愿行动犹如层层涟漪扩散开去,在他们的榜样作用下,龚晔的舅舅何保林、舅妈何瑞娥、堂姐龚国娟、老伴的妹妹程筱丽及妹夫孙继良、邻居陶惠英等18人先后报名捐献遗体,其中周公威、何巧英、张炳泉、何瑞娥四人已实现遗体捐献。

遗体(器官、角膜)捐献对于医学教育、疾病研究、挽救患者以及移风易俗、殡葬改革等均有着现实的积极意义,可以说是一项利人、利众、利民族、利后人的崇高行为。近年来,为进一步提升镇域群众对遗体(器官、角膜)捐献工作的知晓率、支持率和参与率,支塘镇红十字会十分注重教育引导与实践养成,想方设法地搭建宣传推广平台,移风易俗新风尚在全镇蔚然成风。截至目前,支塘遗体捐献志愿登记人数已达57人,累计实现遗体(器官、角膜)捐献9例。

下一步,支塘镇红十字会将通过传颂生命接力和感人事迹,来宣传普及遗体(器官、角膜)捐献移植等知识理念,将遗体(器官、角膜)捐献的重要意义辐射向更多人,引导更多人加入到捐献志愿者的行列,一起为生命与大爱的延续贡献力量,努力在全镇营造“遗体捐献,高尚利他”的良好氛围!(钱雅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