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红十字会官网
微信二维码

当前位置 _ 常熟市

追忆大爱 传承精神

2023年11月10日编辑:苏州市红十字会

11月3日上午,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将三本红艳艳的证书送到了报名捐献遗体的周钟民、浦玲梅夫妇手中,向他们无私奉献的大爱精神表达崇高的敬意。


周钟民是退休教师,浦玲梅是退休厂医,俩人都是老党员。8月15日,周钟民和浦玲梅来到市红十字会,咨询遗体捐献的相关事宜,并填写递交了《常熟市公民志愿捐献遗体(器官)申请书》。捐献遗体是夫妻俩惦记了一辈子的事情。去年,在得知朋友领取到了遗体捐献的报名表后,周钟民便开始四处打听办理遗体捐献的流程,还去社区咨询了丧事简办的信息。几经辗转,他们找到了市红十字会。夫妻俩对于捐献遗体的执着,源于54年前的一份牵挂——周钟民故去的妹妹周静芬。


1968年,周静芬罹患脊柱肿瘤,在苏州求医无门,只能前往上海华山医院治疗。经过上海多家医院会诊,周静芬得知自己的病症极为罕见复杂,治疗难度非常大。躺在病床上的周静芬听医生说,她的病在医学上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便萌生了捐献遗体供医学研究的想法。手术之前,周静芬向医院坚决表态:请求试验性开刀,成也好,败也好,绝不追究。然而术后数日,周静芬病情再度恶化,最终抢救无效离开人世。

在上海陪伴妹妹的几个月里,周钟民、浦玲梅了解到妹妹这个病例若能供医学研究,以后就能帮助患同样疾病的人得到救治。在与家人商量后,周钟民决定捐出妹妹的遗体奉献给医学事业。周钟民至今仍然清楚地记得当年的遗体解剖会。开会前,全体与会人员起立,向周静芬的遗体深深鞠躬,默哀3分钟。墙上挂着的标语写着:周静芬同志的牺牲重于泰山。第一次经历遗体捐献全过程的周钟民逐渐懂得了遗体捐献之于个人、之于社会的意义。“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周钟民认为,妹妹捐献遗体这件事情在当时冲破了世俗观念,实现了人生价值,她的大爱精神值得家人们学习并且代代相传。浦玲梅一生从医,也非常肯定捐献遗体这一伟大事业。人生的终点是死亡,那为何不在终点让生命再度焕发光彩?“医学事业的进步需要不断研究和实践。”浦玲梅说,自己现在去医院看病、做手术,更倾向于找实习医生。她觉得需要给实习医生更多实践机会,他们才能逐渐成长。他们的儿子对父母的做法表示理解和尊重,因为这是父母此生的最后一件大事。

自2001年以来,常熟市共有40对夫妻报名捐献遗体,已实现遗体捐献7对。(常熟日报 张雨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