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潘家桢(1921.8.30---2003.2.19)
妈妈:包温祺(1922.11.21—2008.6.12)
你们是一对幸福的老人,从年轻时自由恋爱、结婚,一直相伴到老。
你们是一对敬业的老人,支援祖国内地的教育事业,内迁到西安交大,一直工作到退休。
你们是一对成功的老人,既培养了自己的女儿,还成功地培养了外孙女。
你们是一对开明的老人,为了祖国的医学事业,成功地捐献了自己的遗体。
你们是一对长寿的老人,生命不仅有长度,而且有宽度,生命永恒。
你们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姓 名:潘家桢
生 辰:1921年08月30日
民 族:汉族
捐 献 日:2003年02月19日
籍 贯:江苏 苏州
工作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姓 名:包温祺
生 辰:1922年11月21日
民 族:汉族
捐 献 日:2008年06月12日
籍 贯:江苏 苏州
工作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爸爸:潘家桢(1921.8.30---2003.2.19)
妈妈:包温祺(1922.11.21—2008.6.12)
你们是一对幸福的老人,从年轻时自由恋爱、结婚,一直相伴到老。
你们是一对敬业的老人,支援祖国内地的教育事业,内迁到西安交大,一直工作到退休。
你们是一对成功的老人,既培养了自己的女儿,还成功地培养了外孙女。
你们是一对开明的老人,为了祖国的医学事业,成功地捐献了自己的遗体。
你们是一对长寿的老人,生命不仅有长度,而且有宽度,生命永恒。
你们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爸爸:潘家桢(1921.8.30---2003.2.19)
妈妈:包温祺(1922.11.21—2008.6.12)
你们是一对幸福的老人,从年轻时自由恋爱、结婚,一直相伴到老。
你们是一对敬业的老人,支援祖国内地的教育事业,内迁到西安交大,一直工作到退休。
你们是一对成功的老人,既培养了自己的女儿,还成功地培养了外孙女。
你们是一对开明的老人,为了祖国的医学事业,成功地捐献了自己的遗体。
你们是一对长寿的老人,生命不仅有长度,而且有宽度,生命永恒。
你们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女儿:潘 欣
女婿:于东荣
最新祭奠
祝愿潘、包两先生天堂安好!
(西安:马先生18992885291)
外公外婆是青梅竹马,外婆有着江南女子的灵秀,外公有着吴地书生的睿智。
遥想当年,外婆的父亲是何等开明,让女儿们与男孩子一样读书写字,带着女儿们在大上海见识十里洋场,听书看戏。外婆脚踏木屐在雨中趟水嬉戏甚至爬上房顶玩耍的画面在儿时的我听来是如此神奇。当年十几岁的外婆还曾在弹词名家薛筱卿主持的电台节目中客串一首《渔光曲》,那略带颤音的少女歌声想来该是多么空灵。儿时见多识广的成长经历造就了外婆的随和、淡然、豁达与无争。七十多年前的苏州,外婆已然成为一位经济独立的工作女性。
新中国成立后,外公外婆响应支援内地的号召,从一座千年古城来到另一座千年古城,在西安交通大学工作了二十多年,直到退休才叶落归根回到姑苏城。外婆的一手好字得益于儿时每日早餐前的功课,工作后更是大有用武之地。外公“雪中送炭”的人生信条多年不变,左右手同时使用两把算盘的绝技更是圈中闻名。
西安工作的那些年里,外公不仅将自己的母亲接到身边共同生活照顾,而且也全力赡养着长居苏州的岳父岳母,每月都会在固定日期让还在上小学的母亲前往邮局寄出一笔不菲的赡养费,苏州话曰“只错时辰,不错日脚”。这份深厚的孝道不必言传,尽在身教。
外公外婆的退休生活是在弦索叮咚的悠闲与读书品茶的雅趣中度过的。
外婆年轻时无需主厨做菜,在晚年却为我们做出了多少精工细作、不时不食的江南味道,满满爱意融入新鲜食材,不厌其烦精心烹制,每每想起,心头便升起丝丝眷念。
外公读过的报纸上,很多文章旁都有他的亲笔批注,观点鲜明、言辞精准、逻辑严密、文风幽默,常令人拍案叫绝。跟着外公读书看报的童年时光是那么简单快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在小小学童求学之初慢慢养成。上大学时,外公只一句“多去图书馆”,便道出了求知真谛,严谨细致的学风一如家风,代代传承。
外公外婆淡泊名利,一生豁达,身后又为祖国医学事业作出了最后的贡献。苏州红十字会纪念墙上镌刻着他们的名字,网络纪念馆里也诉说着我们的思念……
今天是元宵节,也是阿爹十六年前离开我们的日子,对你们的想念已融入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想起你们、谈起你们心中总是充满暖意,谢谢你们传承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祝你们元宵节快乐!
时间过得真快,爸爸离开我们十五年了,又到了妈妈离开我们十周年日子,好想你们啊1我们一切都好你们放心吧1最近我们正在上海帮忙,所以很少回苏州,三月底苏州市举行一年一度的纪念活动,我和东荣带着全家人的心愿,回到苏州参加了纪念活动,场面很感动人,又勾起了我们无穷的思念。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常常会想起你们的教诲,脑海里浮现出你们的身影,你们总是在默默地呵护着我们,用你们榜样的力量指点着我们快乐地生活。谢谢你们亲爱的爸爸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