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贻康 纪念馆

姓 名:程贻康

生 辰:1939年01月19日

民 族:汉

捐 献 日:2024年11月24日

籍 贯:安徽歙县

工作单位:苏州市吴江区税务局

  • 献花
  • 祭礼
  • 点烛
  • 敬香
  • 祭酒
  • 食品

请选择

  • 康乃馨
  • 雏菊
  • 海棠花
  • 报春花
  • 蝶恋花
  • 黄月季
  • 白莲
  • 杜鹃花
  • 菊花
  • 菊花
  • 千日红
  • 幸运草
  • 君子兰
  • 水仙花
  • 郁金香
  • 天堂鸟
  • 木棉
  • 睡莲
1/1上一页 下一页

请选择

  • 饺子
  • 汤圆
  • 粽子
  • 文房四宝
1/1上一页 下一页

请选择

  • 生日蜡烛
  • 白烛
  • 太阳蜡烛
  • 生日蜡烛
  • 菊烛
  • 心心相印
  • 生日蜡烛
  • 玫瑰蜡烛
  • 心型蜡烛
  • 红烛
1/1上一页 下一页

请选择

  • 九支香
  • 三支香
  • 香炉
  • 盘香
  • 香火
  • 一炉香
  • 祈愿香
  • 香火
  • 一支香
1/1上一页 下一页

请选择

  • 果汁
  • 咖啡
  • 香槟
  • 红酒
  • 啤酒
  • 雄黄酒
  • 黄酒
  • 葡萄酒
  • 以茶代酒
  • 以茶代酒
  • 以茶代酒
  • 冰爽饮料
1/1上一页 下一页

请选择要送的食品

  • 蛋糕
  • 茶点咖啡
  • 蛋糕
  • 水果
  • 茶点咖啡
  • 蛋糕
  • 水果
  • 茶点咖啡
  • 水果
  • 青团子
  • 撑腰糕
  • 冬酿酒
  • 酱猪肉
  • 酱鸭
  • 藏书羊肉汤
  • 杨梅
  • 枇杷
  • 红菱
  • 苏式糕点
  • 苏式糖果
  • 生煎包
  • 蟹壳黄
  • 松鼠桂鱼
  • 鸡头米
  • 黄天源糕团
1/1上一页 下一页

生平简历

程贻康先生生于1939116日(农历1938年十一月廿六),因突发心肌梗塞经抢救无效,于20241124日凌晨505分与世长辞,享年85岁。

程贻康先生祖籍安徽歙县,出生于上海,年幼时随父母迁至江苏吴江盛泽镇。他在抗战和内战的战火纷飞中度过了自己的童年,迎来了新中国成立,但又因父亲病重、家境贫寒,过早面对了同龄人里少有的艰辛。

1950年夏天他小学毕业后,参加了盛泽中学的入学考试,最终以榜首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入盛泽中学初中部。次年的61日,父亲撒手人寰,留下母亲和兄妹三人。为了减轻母亲的压力,13岁的他只能忍痛辍学,去一家刻字店当学徒。刻字店生意不好,师娘脾气更差,小小年纪的他便尝尽人间辛酸苦辣。正值长身体之时,却经常吃不饱肚子,但他从不在母亲面前流露半字。常言母子连心,母亲怎能没有察觉?但唯一能做的也只是每晚给儿子留一碗薄粥。

程贻康天资聪颖、能说会写、多才多艺。每天晚上都去参加盛泽工会的集体活动。配合党的宣传工作,他编写剧本、参演话剧,把剧中人物刻画得活灵活现。思想上积极进取,16岁加入了中国共青团。19565月吴江纱花布公司招干,盛泽镇政府领导推荐了包括程贻康在内的三位进步青年,进入纱花布公司见习。一年后,三人中只有他一人转正当了会计。在纱花布公司他任劳任怨、克勤克俭地工作,尊敬领导,团结同事,短短两年就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并取得多项荣誉。

19588月程贻康被提拔为平望镇团委书记。当时正值开发太浦河,他带领广大团员在战天斗地的岁月中,挥洒着青春热血。

1960年吴江新规划成立金家坝公社,程贻康积极报名,申请去做拓荒者。11月他背上行装,转任金家坝公社团委书记。在公社党委领导下,他带领年轻人把刚成立不久的公社团委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团委成了公社党委的得力助手。1966年文革开始,在动荡岁月中,程贻康受到了冲击,遭受了造反派的错误批斗和非人折磨……但这并没削弱他对党和人民的满腔热忱。他坚守岗位,完成本职工作。并配合吴江教育局设在金家坝的教育改革试点,走村串户孜孜不倦为金家坝的教育事业作贡献。在金家坝的12年,他把自己的青春贡献给了公社的团工作和公社的教育事业。

后因年龄原因,程贻康于1970年他离开了金家坝公社团委,成为金家坝公社税务所主管。19726月调往屯村公社,任税务所所长。税务工作不是他的擅长,他虚心向老同志求教,刻苦学习专业知识,很快便能做到得心应手、轻车熟路,把屯村公社的税务工作做得风生水起,深得屯村公社领导的赞赏和企业的信任。程贻康除了做好本职工作,还协助屯村公社党委做好文字材料等工作。他写的材料和发言稿内容真实、数据精准,深得领导信任。他与同事相处融洽,助人为乐是他的座右铭,为大家排忧解难成了他的日常。在屯村公社任税务所长的7年间,相交的领导和同事不少成了他终生执友,在再次因工作调动而与大家告别时,那依依不舍的场景令人动容。

19796月,程贻康调任芦墟镇税务所所长。正值改革开放初期,他除了出色完成本职工作,为芦墟镇的税务工作作出了卓越的成绩,还全身心投入了振兴芦墟乡镇企业的滚滚洪流中,为企业的招投标和乡镇企业招商引资不辞辛苦南征北战。凭他良好的声誉和踏实的工作作风,为芦墟镇的乡镇企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因发展需要,煤在当时属于紧俏物资,他几度赴山西洽谈煤炭采购事宜。又为火车车皮磨破了嘴皮,最终凭着他的执着和真诚,他成功了!为了更快更多把煤运回芦墟镇,他又联系水运,一轮台一轮台把煤从山西运回了芦墟……因此他深得芦墟党委和芦墟人民的好评和认可。但他总是很看淡一切,常说能为芦墟镇做一点好事,是他的荣幸。

19977月至199912月退休,程贻康任吴江区北厍税务分局局长。虽已接近退休,但仍为汾湖开发区的建设和发展辛勤工作,并作出了卓越成绩,也为自己的税务工作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程贻康先生生逢国家积贫积弱之际,长于战火纷飞之间,少年困顿,甚是坎坷。但能以壮年之躯,恰逢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大潮,凭借孜孜好学和坚韧不拔之精神,在各个平凡岗位上均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和贡献,能以一身之力见证国之巨大发展,也算是其人生幸事。他幽默风趣,热爱生活,尊老爱幼,他是母亲的好儿子,妻子的好丈夫,妹妹的好哥哥,是年轻人的好前辈……程贻康先生心存大爱,年健之时便做出百年之后为医学事业捐献遗体的决定。他的人格魅力和大爱之心将永留人间,永恒不灭!


最新祭奠


共43条 当前3/9页首页上一页12345下一页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