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生老同志生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一个农村家庭,家里兄弟姊妹众多,总共7人;他从小董事,8岁时就承担家务,小学只念了两年就放弃学业,成为了村里年龄最小的也是身材最瘦弱的放牛娃娃;成年后通过努力进入吴江桥梁队造桥修路工作,直至桥梁队解散,后去了当时的吴江供销社跑供销,得到很多时任供销社和水利局桥梁队领导的认可,常夸他人小能力大;随着邓小平同志提出了改革开放国策,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先富带后富的路线,他也以一种敢闯敢干的精神成为最早一批供销社出来经商的民营经济的先锋人;1988年本该是他家庭美满事业丰收的人生高光年,居住吴江三里桥村,膝下一女一子,小子刚满月,却不料经历了最惨烈的交通车祸;当时乘坐吴江客运汽车于吴江平望段与大货车相撞,当时送进ICU,判定为已死亡,家人不放弃的情况下转送苏州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多台手术下来花光家里所有钱财,幸留一命,却也造成了严重左大腿盆骨折残疾,严重脑挫伤,尿失禁,终生拄拐,失去了劳动能力;其妻子原就只有一个腰子,伴侣的车祸加之其在前往医院照顾的公共汽车上钱包被偷走,受到惊吓,后发展为抑郁症;出院以后周永生老同志寄接受吴江交警大队协商建议后举家搬回吴江横扇农村,至此了了人生,生活困苦,一直在为家庭生计拄拐奔波法院寻求司法审判得到事故补偿,穿梭于各级政府寻求授渔的办法,吴江各级政府及吴江法院也对周永生老同志的遭遇深感遗憾,并给与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最大帮助,过程中老同志常说社会主义好,他往后余生只想着抚养好一双子女长大成才,报答社会。2004年11月,老同志在吴江区人民法院老领导老庭长的感召及带领下,签署了捐献遗体的协议,指定捐献于苏州大学医学院,以培养更多医术精湛的救死扶伤的优秀医生,他的品格不可谓不高尚,老同志家人也给予最大的支持。2025年7月4号上午8点30分,周永生老同志药食不进,终撒手人寰,他永远离开了我们,却也化为一种奉献精神,与家人及社会同在。
最新祭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