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甘肃省图书馆副地级离休干部蓝茜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3年6月29日下午14时不幸逝世,享年88岁。
蓝茜同志,1925年6月,出生于上海市。在教会学校读高中时,受进步思想及共产党地下组织的影响,1940年11月赴苏北参加抗日组织,194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11月至1941年10月参加苏北新四军;1941年10月至1943年7月在苏中一师一旅服务团工作,任班长;1943年7月至1946年6月在浙东游击纵队政治部政工队工作,任班长;1946年7月至1950年10月在华东野战军一纵队文工团工作,任指导员兼队长。在1942年底至1947年宿北、莱芜战役中,受到立功表彰;在1947年至1948年孟良崮战役、睢杞战役中,荣立三等功;1948年底在淮海战役中,荣立二等功,并被评为三级人民英雄。1950年11月至1951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二十军文工团工作,任副协理员;1951年在朝鲜参加第二、三、四、五次战役中,荣立四等功,并获得朝鲜三级国旗勋章一枚;她在带领文工团赴朝慰问演出时,脊椎受伤,手术后定为三等甲级残废军人。1951年12月至1956年6月在总政文工团工作,任协理员;1956年6月至1958年8月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工作,任秘书;1958年8月至1960年4月在甘肃省广播电台工作,任副主任;1960年4月至1963年3月在甘肃师范大学艺术系工作,任党总支副书记兼系主任;1963年3月至1965年4月在甘肃省党校学习;1965年4月至1974年2月在甘肃省戏剧学校工作,任负责人;1974年2月至1975年9月在甘肃省文化卫生办公室工作;1975年9月调入甘肃省图书馆工作,1983年11月由甘肃省文化厅批准离职休养。 蓝茜同志一生忠于党,热爱祖国。她出生于民族资本家家庭,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曾两次被俘,但出狱后依然投身革命;“文革”期间,她被关押在“牛棚”达六年之久,依然坚定自己的信仰不变。在70余年的革命生涯中,蓝茜同志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付出了毕生的精力和热情。离休后,在苏州生活居住期间,她依然老有所为、发挥余热,积极关心下一代的成长,热情参与苏州市第十五中学校外辅导员工作;尤其对于失足青少年的教育,她倾注了大量心血,定期去工读学校向学生们讲述亲生经历的故事,对他们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她在担任苏州市老干部艺术团团长的十年间,为丰富老同志的文化生活,做了大量工作,受到苏州市老干部局和老同志的好评,她被推选为苏州市平江区第五次党代会代表;并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以及1994年度苏州市十佳精神文明建设新闻人物等奖励。
蓝茜同志一生为人谦和,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她治家严谨,教子有方,生活简朴,团结同志,平易近人,值得我们学习和怀念。
最新祭奠
今天是五一节,休息在家,中午与陈、孟一起吃饭的,东豪算吃了不少;这些日子他有些极端,油、盐都不让我放,总吃白水煮菜。我27日又去上海看病,医生让我减了药量和停了2种药,胃不疼了。上次住院涨的4斤肉又减了3斤,没想到关节炎这么顽固,看来我的康复之路还需有些日子。前几天玮玮说曹姨脑梗,不能说话了,总算急救及时,现在能说话,出院了。希望曹姨能够慢慢好起来。这些日子常常梦到您们俩,佳节倍思亲!
昨天我去剪头发,之后在附近的鲜花市场选了花,去看望您们俩。过了清明节,纪念园中无人,4月2日祭奠仪式上摆放的鲜花也都凋谢了,只有树上挂的祈福卡片在风中摇曳。我默默地抚摸您们俩的名字,又是一阵阵地后悔与遗憾!旁边的动物园中不时地传来喧嚣声,周日遇上好天气,自然是游客不少。对于故去的亲人,我们心中常常思念,但是不一定会常来墓地,也是不打扰您们吧。4月2日的集体悼念活动,哥哥嫂子一定来了,那天我正好去上海看病,否则遇到哥哥,我还想知道聪聪的近况呢,您们俩也操心孙子吧。
今天是清明节,本想去纪念园祭奠您们,但是考虑到堵车,就决定下周去,我相信哥哥他们一定去看望您们了,我和东豪下周去,再给您们添些欢喜。
下午与邢杰通话,我们都相信您们俩与邢叔叔牛姨姨以及其他老朋友们,会在天堂团聚,那里会没有烦恼,会快乐无忧的。
明天东豪还会陪我去上海,我会安心治疗,希望尽快好起来。
连续的晴好天气,让人真正感觉到春天的味道,春笋上市了,应该大吃腌笃鲜的时候了,学校食堂里的青团子也很收欢迎。
但是我的腿部肌肉又开始疼,髋关节也疼;本以为是前些日子连续的阴雨天气造成的疼痛,但是近日的晴好天气也还是疼痛,看来封闭针确实治标不治本。昨天军民来电话问我的情况,他建议我去上海的大医院看看,我的病一定是没有找到问题所在,大医院或许医生的经验丰富。我觉得是该去上海看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