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甘肃省图书馆副地级离休干部蓝茜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3年6月29日下午14时不幸逝世,享年88岁。
蓝茜同志,1925年6月,出生于上海市。在教会学校读高中时,受进步思想及共产党地下组织的影响,1940年11月赴苏北参加抗日组织,194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11月至1941年10月参加苏北新四军;1941年10月至1943年7月在苏中一师一旅服务团工作,任班长;1943年7月至1946年6月在浙东游击纵队政治部政工队工作,任班长;1946年7月至1950年10月在华东野战军一纵队文工团工作,任指导员兼队长。在1942年底至1947年宿北、莱芜战役中,受到立功表彰;在1947年至1948年孟良崮战役、睢杞战役中,荣立三等功;1948年底在淮海战役中,荣立二等功,并被评为三级人民英雄。1950年11月至1951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二十军文工团工作,任副协理员;1951年在朝鲜参加第二、三、四、五次战役中,荣立四等功,并获得朝鲜三级国旗勋章一枚;她在带领文工团赴朝慰问演出时,脊椎受伤,手术后定为三等甲级残废军人。1951年12月至1956年6月在总政文工团工作,任协理员;1956年6月至1958年8月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工作,任秘书;1958年8月至1960年4月在甘肃省广播电台工作,任副主任;1960年4月至1963年3月在甘肃师范大学艺术系工作,任党总支副书记兼系主任;1963年3月至1965年4月在甘肃省党校学习;1965年4月至1974年2月在甘肃省戏剧学校工作,任负责人;1974年2月至1975年9月在甘肃省文化卫生办公室工作;1975年9月调入甘肃省图书馆工作,1983年11月由甘肃省文化厅批准离职休养。 蓝茜同志一生忠于党,热爱祖国。她出生于民族资本家家庭,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曾两次被俘,但出狱后依然投身革命;“文革”期间,她被关押在“牛棚”达六年之久,依然坚定自己的信仰不变。在70余年的革命生涯中,蓝茜同志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付出了毕生的精力和热情。离休后,在苏州生活居住期间,她依然老有所为、发挥余热,积极关心下一代的成长,热情参与苏州市第十五中学校外辅导员工作;尤其对于失足青少年的教育,她倾注了大量心血,定期去工读学校向学生们讲述亲生经历的故事,对他们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她在担任苏州市老干部艺术团团长的十年间,为丰富老同志的文化生活,做了大量工作,受到苏州市老干部局和老同志的好评,她被推选为苏州市平江区第五次党代会代表;并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以及1994年度苏州市十佳精神文明建设新闻人物等奖励。
蓝茜同志一生为人谦和,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她治家严谨,教子有方,生活简朴,团结同志,平易近人,值得我们学习和怀念。
最新祭奠
昨天晚上和东豪去看了一场昆剧《十五贯》,主演是位国家一级演员吕福海,我曾经邀请他来学校做过一场昆曲讲座的。
坐在苏州昆剧院里,而且是在第一排,让我有种恍惚坐在“兰州剧院”的感觉,曾经看戏看电影的过往又浮现眼前,多么熟悉的环境-剧场、演员,就围绕在我的生活中。有一份遗憾一直在我心底-我没有亲眼看到爸爸、妈妈在舞台上的样子,我想象过无数次,在看您们遗留下的老照片的时候。爸爸一定很帅气,妈妈美的像女神!是这样的吧。
今天是二月二龙抬头,苏州人今天要吃撑腰糕,据说这样一年都不会腰腿酸痛;好吧,晚上我吃点黄天源的糕。今年苏州的春天一直冷热反复交替着,体感不舒服。
昨天和“老婆们”聚会,在老阊门北码头的饭店吃了正宗的老苏州味道,是不错。老阊门前几年改造了,有环运河的健康步道,又恢复重建成了“民国风格一条街”,可以看看民国时苏州老码头的样子,还有苏州传统的小吃;相比山塘街,老阊门更多是老苏州人去的地方,外地旅游客并不熟悉那里。东豪说五一我们请婆婆他们就放在那里也不错。今后有外地朋友来,也可以去那里游玩吃饭了。
上周六,我和东豪陪婆婆去香雪海赏梅,原本我不去的,因为连续工作了10天,周五晚上到20:00才下班,还要准备述职报告以及调研报告,事情多。但是听同事讲,双休日去香雪海的人非常多,车子要停到很远处,步行要走许多路;想想婆婆年纪大腿脚不便,最终还是一起去了,但是我没有去赏梅,而是充当司机,他们到景区门口下车,我将车开走;等他们游玩结束我到景区门口接他们。
对于婆婆,我早已没有怨气,也希望东豪能够多多关心她,无论东豪在经济上或者情感上给与母亲多少,我认为都是应该的,我也都会支持。但是我自己还是适当的与婆婆保持一些距离,只是怕伤到自己,自保而已。这样的做法,您们俩同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