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甘肃省图书馆副地级离休干部蓝茜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3年6月29日下午14时不幸逝世,享年88岁。
蓝茜同志,1925年6月,出生于上海市。在教会学校读高中时,受进步思想及共产党地下组织的影响,1940年11月赴苏北参加抗日组织,194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11月至1941年10月参加苏北新四军;1941年10月至1943年7月在苏中一师一旅服务团工作,任班长;1943年7月至1946年6月在浙东游击纵队政治部政工队工作,任班长;1946年7月至1950年10月在华东野战军一纵队文工团工作,任指导员兼队长。在1942年底至1947年宿北、莱芜战役中,受到立功表彰;在1947年至1948年孟良崮战役、睢杞战役中,荣立三等功;1948年底在淮海战役中,荣立二等功,并被评为三级人民英雄。1950年11月至1951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二十军文工团工作,任副协理员;1951年在朝鲜参加第二、三、四、五次战役中,荣立四等功,并获得朝鲜三级国旗勋章一枚;她在带领文工团赴朝慰问演出时,脊椎受伤,手术后定为三等甲级残废军人。1951年12月至1956年6月在总政文工团工作,任协理员;1956年6月至1958年8月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工作,任秘书;1958年8月至1960年4月在甘肃省广播电台工作,任副主任;1960年4月至1963年3月在甘肃师范大学艺术系工作,任党总支副书记兼系主任;1963年3月至1965年4月在甘肃省党校学习;1965年4月至1974年2月在甘肃省戏剧学校工作,任负责人;1974年2月至1975年9月在甘肃省文化卫生办公室工作;1975年9月调入甘肃省图书馆工作,1983年11月由甘肃省文化厅批准离职休养。 蓝茜同志一生忠于党,热爱祖国。她出生于民族资本家家庭,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曾两次被俘,但出狱后依然投身革命;“文革”期间,她被关押在“牛棚”达六年之久,依然坚定自己的信仰不变。在70余年的革命生涯中,蓝茜同志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付出了毕生的精力和热情。离休后,在苏州生活居住期间,她依然老有所为、发挥余热,积极关心下一代的成长,热情参与苏州市第十五中学校外辅导员工作;尤其对于失足青少年的教育,她倾注了大量心血,定期去工读学校向学生们讲述亲生经历的故事,对他们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她在担任苏州市老干部艺术团团长的十年间,为丰富老同志的文化生活,做了大量工作,受到苏州市老干部局和老同志的好评,她被推选为苏州市平江区第五次党代会代表;并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以及1994年度苏州市十佳精神文明建设新闻人物等奖励。
蓝茜同志一生为人谦和,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她治家严谨,教子有方,生活简朴,团结同志,平易近人,值得我们学习和怀念。
最新祭奠
明天是端午节,今天我晚一点走,去接晓蕾,她和田姨在苏州过端午节。明天中午芳芳和她男朋友一起从上海来苏州,在我家住一晚;芳芳转眼大学毕业了,她在上海找到了工作,她男朋友在上海读研究生。
今年夏天我、东豪、蓓琪、朱莺一起去青海玩,晓蕾邀请我们去,趁她还在“位子”上;青海玩罢我和东豪回兰州,我们高中同学聚会,毕业35年了。
时间都去哪儿了?我和东豪也算是“年过半百”啦,我离退休也不远了,现在我越来越能够体会您们俩老年后的生活与心情,理解越多自责心理也越多,我拿什么释放自己呢?
爸爸,刚才我在订购书,看到一本《中国风歌曲改编的手风琴曲》,一下子就想到您;如果您还在,我一定会将这本书借回家给您看的。
上周日我和东豪,带着晓蕾妈妈以及晓钟一家去东山玩,买了枇杷,午饭时候请大家吃,吃剩的都给了晓钟他们。如果您们在,我也一定会买给您们吃;也一定会带爸爸您去看园博会,就像2010年带您去看上海世博会一样。
又到了母亲节,手机上满屏都是对母亲的赞美和祝福;东豪也说要“应时应景”发个东西到朋友圈,我回应他说:发图发文字可以免,去看看你妈到应该,至少打个电话吧。
我不是母亲,我的母亲也不健在了;前者至今我也不遗憾,但后者始终令我心痛。妈妈您一生吃了不少苦,许多苦不是我造成的,我也无法为您减轻;但是您最后五年中所遭受的痛苦却与我有关,我是可以为您抵挡的!然而我却没有!这种心痛挥之不去也永远无法倾诉。如果我走的时候能够像爸爸那样利索而无征兆,那就是您原谅了我,如同原谅了爸爸。
昨天是我的生日,4月27日也是苏州解放日,我与苏州真是有缘。
从小就听您讲述我出生时的种种遭遇,这也造成了我体弱多病的体质;但是,如今的我似乎比同龄人健康些,这也归功于您从小培养我锻炼身体的习惯。曾经的我也暗暗埋怨您没有能够带给我一个健康的先天条件,但现在我完全理解您,也深深感激您!您给了我生命的同时,还培养了我许许多多有益的德行,这些德行是我内心引以为傲的!
昨天晚上梦到您们啦,梦中我们住在自己建造的木屋里,很质朴的原木结构,而且周围就是树林;爸、妈身体都硬朗,应该是五十多岁的样子。醒来后还在细想爸、妈曾经的模样。
清明节当天,舅舅和周琼姐夫妻一起来苏州上坟,是给表姐夫的父母亲。他们一家来看看我们的新房子。我们在外面吃饭,特别为舅舅点了酱猪肉;这个时节苏州的酱猪肉正当时令,爸、妈您们也很喜欢的。舅舅胃口还是很好,腿脚灵活、精神矍铄,一定能够长寿的。